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8章 科举的利弊(求收藏,求推荐!!!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姜升起身去倒水喝,李世民则把科举制度向嬴政娓娓道来。

科举这一制度,萌发于魏晋南北朝,确立于隋朝,经由唐宋完善和发展,一直持续到清朝。

虽然在明清时期,科举已经基本局限于四书五经范围内,又被当代人称为八股文,被骂得臭不可闻。

不过在李二这会儿,科举制度还是百花齐放的状态。

秀才、明经、进士、明法、明书、明算……

算下来林林总总有数十科。

这其中,秀才一科难度大、标准高,录取的人数凤毛麟角,到后来也就渐渐地无人参加,干脆废除了。

剩下的科目里,读书人一般都会选择考明经科和进士科。

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,简单来说就是考对各种古文经要的背诵与理解。

进士科则不然,主考诗赋和政论,需要有一定的才华,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。

李世民向嬴政详细介绍了科举制度,让嬴政顿时恍然大悟。

要知道,他大秦的官员,要么是靠着军功,要么是靠人保举。

其实核心也是:能者上,庸者下。

这与科举制度的中心思想似乎不谋而合?

不过这么大范围地对全天下人进行遴选,显然比保举制要更加优越。

“九品中正制的余毒太深,靠着互相推举,天底下的官员都给那群士族门阀把控住了,开创科举是个好事。”

姜升灌了两口水,擦了擦嘴,补充道。

仅仅这一句话,便让嬴政天然地理解了科举制背后的意义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dingdian007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