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64章 官员百态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以大明现行的制度,皇帝要甩开文官独立改革绝对是行不通的。

官员如若阳奉阴违,再好的政令也无法推行到地方。懂点历史的都知道,很多损害百姓利益的政令制定的初衷是好的。王安石的青苗法便是很好的例子。

“任何改革都会触及既得利者,他们抱团反扑会极为凶残。”李东阳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说出真心话,“有些流言,皇上登基前流行过一阵。再被翻出来给皇上泼脏水,‘帝统不纯’将会是很好的借口。”

李东阳愁云满面:“皇上在此时放宽对宗室的活动范围限制,相当不明智。”

若问普查人口、清丈田亩、军制改革三者哪个扎手,很多人认为会选军制改革。都认为当兵的蛮不讲理,被夺取田地的武将振臂一呼,会给朝廷带去巨大的麻烦。例如几年前马文升撤了几位武官世袭的官职,被人喊打喊杀。实际上相反,军制改革反而是三点中最容易成功的。

一是由于武官被文官弹压多年,五军都督府手上留存下的实力十之一二。根本无法团结天下所有卫所武官反对改革。

二是经过朱厚照几个月来的造势,底层的军户对军制改革殷切期盼,不会有很多人响应武官的叛乱举动。

三是军制改革让低级武官看到了升迁的希望。没有血气的人当不好兵。底层打拼的最看不得依仗祖辈荣耀的上官。让什么都不懂的上官胡乱指挥,再多的命也不够用。兰州、大同诸多的低级武官们升职,让底层军官看到不一样的新气象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dingdian007.com

(>人<;)